一般来说,由于不同的观众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有着不同的喜好和观点倾向,观众对一部影视作品的评价总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别。
如果这种差别大体上处于一定的区间内,总体评价就会呈一个橄榄球形,处中部的较多,两端的较少(当然这里的“中部”和“两端”都是相对整体评价而言的)。而如果明显地超出了这个区间,整体的评价就会呈现出头大尾大中部小的哑铃形,或者说是狗饼干形,也就是所谓的两极分化。
在通常的情况之下,业界内大多数作品的评价应该是橄榄球形的,只有少数才会两极分化。只不过在现在的国产动画电影市场(非子供向)中,这种两极分化的发生频率是不是似乎有些偏高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像这部《姜子牙》,一些人认为很好看,另一些人则认为故事乱七八糟。光线的上一部作品《哪吒:魔童降世》也有类似的现象,有些人说是神作,而有些人则觉得压根不行。在对魔童进行评价的时候,有很多人用《大圣归来》做对比,但是在他们口中的这个作为标准参考系的大圣归来似乎也变成了两部截然不同的影片,一个是充满惊艳的国漫之光,另一个则是“辣眼睛”烂作。后来的《深海》也出现了不小的评价差异。
隔壁追光的《白蛇:青蛇劫起》和《新神榜:杨戬》也都出现了评价的两极分化。
而评论之所以会出现两极分化,虽然每部作品不尽相同,但全部归纳起来都可以被几个原因所包含:
1.短板效应VS长板效应
众所周知,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其最短的那块板,即所谓的“短板效应”。但关键问题在于,如果把木桶斜过来,那么它能装多少水就取决于它最长的那块板,即所谓的“长版效应”。所以对于同一个木桶来说,如果它的长板和短板差距越大,那么根据不同的两个效应,对于“它能装多少水”这个命题所得出的结论差别就越大。
而现在的一些国漫电影就相当于这个木桶。
如今的国动电影总体上画面和视觉效果都已经比较优秀,但是作为影视作品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的剧本和表达则并没有随之稳定地同步增长,而是表现出一种忽上忽下的十分迷离的状态。换句话来说国动电影整体上美术水平高于剧情处理水平。当前很多国动电影不缺美术和特效,但是缺乏把故事写好并讲好的能力。于是美术成为了长板,而剧情就成为了短板。
那么当面对这种长短板差异显著的作品时,根据“短板效应”评价的观众和跟据“长板效应”评价的观众给出的评价也会相差显著。
就比如有些观众觉得连剧情都讲不清楚直接算不及格,而有些观众会觉得单这个画面就值回票价。
就像《姜子牙》的画面做的确实好,喜欢用大量鲜明的色彩渲染来展现场景与氛围,如北海的风雪飘荡,大地的荒凉衰败,幽都山的幽暗,姜子牙两次登上天梯时氛围的强烈对比,以及最终姜子牙放弃受封打碎天梯时蓝色与黄色的对抗都带来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建模和开头的2D打戏也不用我多吹了。
但是,这个剧情则不像画面那样“保熟”了。一般来说,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哪怕不要求能让观众在看完后对其所有内涵都领悟透彻,到也需要让观众能看懂其基本剧情。而姜子牙可能确实没有达到这一点。这其中可能确实有一部分原因是一些观众观看时过于浮躁化,但是主要的原因还是电影没有表达得很清晰。毕竟原片200分钟的时长为了过审直接删成110分钟,导演提到的原片的结尾甚至和删减版完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剧情怎么可能还完全保质?
于是在这么一长一短之下,评价自然就分化开了。
2.剧情理解能力差异
上文中提到过现在的很多国动电影缺乏把故事讲好的能力,而这样一来就对观众的理解能力形成了考验,导致这些作品就好似变成了“电波系”作品一样。电波系作品是对的上电波的人会觉得很好看,对不上电波的人会觉得很奇怪很无聊。而这些国动电影则是看懂了剧情的人会觉得好看,而没看懂剧情的人就会觉得很烂。
比如说这位《姜子牙》,按照导演的说法他们对这个剧本经历了长时间的打磨,而作为观众我们也看得出来相比魔童,光线在姜子牙这里尝试了一个更复杂,立意更深的故事。但可惜的是被删掉了90分钟内容,虽然看的出来创作方有在尽力地弥补,但电影的剧情叙述确实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就导致想要看懂这个故事就需要较强的理解能力,观众看懂了就是“凌万顷之茫然”,而如果看不懂的话就只剩下“茫然”了。
像隔壁追光的也遭到删减的《新神榜:杨戬》也有类似的问题。
3.类型定位与观众群体
在前些年,国动还基本滞留在低龄化也就是所谓子供向的类型定位上,而近年来正在大力向青少向进军。同时题材上也在不断的进行各种尝试。可以说现在的国动正在对于自己的类型和定位正处在一个逐渐探索的阶段。而同时,国内的观众群体对国动的看法认定也正处于一个转变探索过程中。所以有时国动电影的类型和取材就会带来争议。
就像很多国动电影会使用神话题材,有些人就非常喜欢这种风格,野心勃勃地提出“要把中国各种神话都做成动画,要像国外的漫威宇宙一样建立中国动画神话宇宙”;而有些人则认为国动电影过度依赖神话题材,造成题材的严重同质化,认为国动电影应该加大原创题材的使用。像(非子供向)国动电影的两个主要厂商追光和光线,光线有哪吒,追光也有哪吒;光线有两只申公豹,追光也有一只申公豹——现在有些国内观众都搞不懂哪部电影是哪家的了。
而有时年龄段定位也会带来评论分化,像《哪吒:魔童降世》本身是一部全年龄向作品,主打的就是一个老少咸宜合家欢。所以哪吒的主题十分明了,剧情比较简单,侧重对亲情的描写。这种定位大大扩大了用户群体,小朋友、青少年、中年父母雨露均沾,既大幅促进了商业上的成功,也作为一部非子供向动画难得的从家长那边收获了大量的好评。但是一部全年龄向作品如果要达到顶尖水准,其实需要剧情保持在一种绝佳的平衡状态,需要尽可能的照顾到各群体的感受,这样面面俱到其实是非常困难的。而魔童也就是在这方面稍逊一筹——对于一些青年人来说剧情过于简单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像《白蛇:青蛇劫起》这样,想尝试传统神话和大量现代元素的融合。但是青蛇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其中的现代元素实在过多了,不仅以废土风为主体,还加入了一大波现代机车戏和现代打戏,搞得有种超级英雄片既视感,虽然挂在“白蛇”的牌子,但其实这个故事其实和白蛇传没多大关系。再加上对世界观与人物塑造不完全,又有作为前作的纯古风东方玄幻《白蛇:缘起》的对比,导致青蛇有一种满满的杂烩感。而杂烩自然有人喜欢吃有人不喜欢吃,接受得了的人觉得是巨大的创新进步,而接受不了的人会认为其不伦不类。(当然青蛇的原因很复杂,我以后会细说)而后来的《新神榜:杨戬》虽然没青蛇这么严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种现象。
4.主观滤镜
观众的评价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只不过在某些主观滤镜下这些主观色彩会大幅增加,从而造成评论的分化。
首当其冲的就是“国产滤镜”。当代中国国民普遍具有很强的民族主义思想,再加上文化的政治性被不断地强化,所以一些观众往往会在评价国动电影时采取比较照顾的态度,而还有一些观众则秉承着“玉不琢,不成器”的态度,认为该怎么评价就该怎么评价。这样一来就会很容易产生差分。
另一种滤镜则是所谓的“期待值滤镜”,众所周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在所怀期望不同的情况下,即使是同一个人,对于同一部作品也有可能做出相差甚大的评价。就比如这部《姜子牙》,当年一句“姜子牙,你可知罪?”直接逼格拉满,结果有些观众满怀着期待苦等了一年,看到最终的产品不符合期待后,自然会觉得不好看。
5.物极必反
几千年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的正反长短等矛盾的性质是会相互转换的。现在的很多国动电影就是这样,一方向的评价过多过度了之后就会促使另一方向的评价产生。就像《哪吒:魔童降世》,确实还存在进步的空间,但也不算很差,总体上算是一部还不错的作品。但由于刚上映时铺天盖地的宣发以及一大堆“国漫终于崛起了!”“神作!”之类的评论,导致一些人觉得吹过头了,想把评价压低一些,所以可以看到在魔童刚上线B站时评分是分而过了一段时间后则变成了分。但是其中的一些人在矫正时似乎又有些矫枉过正了……
6.观众二极化
虽然平时都说西方发生“反智”现象,但其实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这种情况,只不过可能表现得没有西方那么严重罢了。现在各个评分网站都有这么一种趋势:评分越来越两极分化,看得爽就五星给掉,看的不爽就直接上一星,同时带节奏和跟节奏的幅度也越来越大。这个现象如今不仅出现在国动电影中,在其他流行文艺作品中都有发生。
顺带再说句题外话吧,我是感觉近年来互联网实在是越来越魔幻了。
至于“国漫崛起”这个词,我个人其实觉得对于当代国动业界不太适用,有兴趣的具体可以看下面这篇文章。
本来靠着《哪吒:魔童降世》片尾的宣传带给它的热度,《姜子牙》原本说不定可以再接着前者火下去,结果由于飞来的删减,实在是可惜了。
我个人的评价标准相比B站主流评价标准可能偏严。
单纯个人观点,理性讨论,不喜勿喷。